当前位置:首页 > 成长心理 > 什么是敲警钟效应?

什么是敲警钟效应?

2025-04-28 17:34:44 [成长心理] 来源:重庆国月凯

在说服过程中,什敲信息可以通过引发人们的警钟恐惧情绪起作用,称为“敲警钟效应”或“唤起恐惧效应”。什敲心理学家贾尼斯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进行的警钟一次实验表明,引起不同程度恐惧的什敲材料最终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在这次实验中,警钟讲授者以注意口腔卫生、什敲养成刷牙习惯为内容,警钟在劝说中设计了重度、什敲中度、警钟轻度三种引起恐惧的什敲材料。在重度恐惧材料中,警钟主持人不仅极力强调牙病的什敲痛苦和对身体的危害,出示了齿槽溃烂的警钟彩色图片,并强烈暗示“如不刷牙,什敲你也会变成这样”;在中度恐惧材料中,除较平淡地陈述事实外,使用了黑白图片;而在轻度恐惧材料中,则使用了轻微牙病的X光片。结果是反常识的——轻度恐惧组的被试行为改变度远远超过高、中两个恐惧组的被试。后来,罗杰斯和梅伯恩提出,恐惧唤起是否有效地产生态度改变,取决于三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三因素是事件的有害性、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处理的有效性。只有在让人们意识到威胁的严重性、可能性的同时,告诉他们一个解决的方法,那么唤起恐惧心理的信息才会更加有效。

  敲警钟效应的例子

(一)学校教育

对于学生学习行为的规范亦是如此,老师和家长应该利用实际的且有可能发生的不良结果来发挥“敲警钟效应”。例如,对于一个平时学习成绩稳定在一本线左右的高中学生,老师和家长应该强调不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一方面会错失绝佳的证明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会错失未来与更优秀的人一起学习和生活的机会。同时,创造机会参观其理想中的学府,共同探讨未来的职业规划和人生目标,同时给予适合他的提分路径和学习方法,而不是单纯性恐吓提醒,且不给予任何建设性意见,比如考不上大学人生就没有意义、学习是成功的唯一路径等违背现代教育观和成才观的说法。“敲警钟效应”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需要教师把握一定的“度”,避免出现使用过度使学生产生负面情绪的现象。

(二)婚恋家庭

要转化伴侣的身上一些不喜欢的行为习惯,我们可以利用“敲警钟效应”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正。例如,恋爱期的双方,一方如果经常“断联”,另一方也可以来一次时间不长的“失踪”,让伴侣知道“断联”对于你的伤害和对你们关系所造成的不可忽视的危害,并一起商量出合适的联系方式与时间。长久爱恋本身就是对于人性的挑战,适当唤醒失去爱人的恐惧,使伴侣平静、反思自己。在成功的婚姻中爱情、物质固然重要,而适当、有效的心理学技巧,更是恋爱和婚姻中的黏合剂,使爱情更加坚固、忠诚。但是,“敲警钟效应”并不是婚恋关系中解决问题的首选,不少问题还是可以通过充满温情的沟通来解决的,所以我们还是要优先使用

“好心情效应”。

(三)人际交往

有个段子,小伙子给老人让座,老人问:“小伙子多大了,结婚没?”

小伙子答道:“27了,还没结婚呢。”

老人讽刺道:“唉,27了哟,我儿子早换保时捷了,你还在一个人挤地铁,真可怜。”

小伙子反讽道:“我爸早开上他儿子给买的车了,您都这么一把年纪了还要挤地铁,碰上心善的年轻人还能有人让个座,碰不到不得一路站着?真可怜。”

老人不再说话,周围人一笑而过。

人际交往的边界与原则因人而异,当感觉自己的边界与原则被对方有意无意地打破时,我们要学会利用“敲警钟效应”来维护自己。我们要学会善意地提醒他人“此路不通”,让他们绕道行驶,过程中处理得当,反而会被别人欣赏和钦佩。人际交往中,当你以合理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不同意见时,大多数人都会尊重你的边界与原则。

(四)单位工作

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在工作考核上都有一套严格的奖惩机制,惩罚不是目的,修正员工行为才是目的,本质上依旧是“敲警钟效应”。希望利用惩罚让员工意识到其行为对于公司和个人的危害,减少有害行为。例如,外卖行业刚刚在国内兴起时,外卖员供不应求,送餐准时度难以保证,送餐态度恶劣,客户投诉很多。通过罚款的惩罚方式常常引发集体罢工,导致平台运营困难。为了解决高投诉的问题,外卖平台不罚钱,而是停止外卖员接单,处罚写检讨。大多数外卖员写检讨还是很费时间的,而时间又和他们的工资息息相关,于是外卖员的工作态度逐渐产生了变化。这种惩罚方式变化引起的结果改善,揭示了行为的有害性和危害发生的可能性,能够规范员工行为。由此可见,“警钟”的设置需要管理者慎重考虑,要结合实际情况,既不可惩罚过重,也不可轻轻放过,这样不仅达不到“敲警钟”的实际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敲警钟效应的启示

启示1:生活需要适度恐惧

当恐惧被唤起后,因为警觉和害怕,人的本性会让其作出避免所恐惧的事情发生的反应。自身的恐惧使其态度、行为朝着避免恐惧的方向发生改变,从而达到自身想要的结果。大部分情况下,引起恐惧心理的严重程度与是否进行态度改变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中等强度的恐惧心理最能引起态度改变,太低或太高都不能引起很好的态度改变。太低不会引起人们注意,太高会使人觉得不可信。

启示2:面对严重恐惧,需要指明出路

事件严重的危害性和发生的极大可能性有时会同时并存,这时给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就极其重要。例如,艾滋病对健康危害严重,某些不健康的行为后感染可能性极大,因此广泛宣传防范措施让艾滋病得到了控制。当人们害怕的事情可以避免,人们往往愿意做出改变。但如果不给恐惧者“指明出路”,巨大的恐惧会吞噬他们,让他们困在无助的深井中,恐惧者甚至会因为太过恐惧而放弃自己。

(责任编辑:职场心理)

推荐文章
  • 男人只点赞不联系,背后心理揭秘,八大玄机你可知?

    男人只点赞不联系,背后心理揭秘,八大玄机你可知? 在今日的社交大潮中,于虚拟的平台上,一个小小的“点赞”动作竟能蕴含深意。尤其在男性和女性用户间的互动中,常观察到男性频繁点赞却迟迟不发起直接联系的奇怪现象。那么,这一行为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心理活动和 ...[详细]
  • 女方情感回应困惑解析:如何有效应对迷茫表白?

    女方情感回应困惑解析:如何有效应对迷茫表白? 当你向心仪的女孩表白时,如果她回答“不知道怎么回答”,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原因。下面,我们将深入解读这些原因,帮助你更好地把握她的情感脉络。她对你的感情可能还未明确。这时,她需要更多的时间去了解你和自 ...[详细]
  • 心理阐明北京孩子特别厌学怎么

    心理阐明北京孩子特别厌学怎么 导读北京孩子与厌学现象在现代教育的快速发展背景下,教育竞争愈演愈烈,尤其是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孩子们的学习压力日益增加。这种压力有时表现为对学习的厌倦,进而形成厌学情绪。本文将从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学 ...[详细]
  • 心理讲解孩子不和家长沟通怎么办

    心理讲解孩子不和家长沟通怎么办 导读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在当今社会,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问题日益凸显。许多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似乎越来越难以接近,甚至在情感上变得冷淡。这种现象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孩子复杂的心理需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处 ...[详细]
  • 【东方心理•体悟】自性与欲望,成长感悟

    【东方心理•体悟】自性与欲望,成长感悟 从小,我学会的是压抑自己的欲望……回想起来,成长的过程就是一部欲望不断被打压的血泪史!真想好好拥抱一下那个时候的自己……【东方心理•体悟】荣格心理学关于自性和欲望的体会自性是什么?荣格的自性化历程,就 ...[详细]
  • 警戒!禁言之语:婚姻中三句话永远别出口,否则影响深远!

    警戒!禁言之语:婚姻中三句话永远别出口,否则影响深远! 在这个快速变化且充满挑战的时代,爱情与婚姻如同两艘在广袤人生海洋中并肩航行的船只。有时海面平静,二人共赏落日余晖;有时波涛汹涌,需要紧紧相拥方能共渡难关。但你可曾深思,偶尔一句不经意的话语,就可能掀 ...[详细]
  • 攒够了失望的经典句子

    攒够了失望的经典句子 1.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2. 失望不是因为没有结果,而是结果与期望不符。3. 失望是从欲望中生长出来的。4. 失望是人生的一部分,没有人能永远走在胜利之路上。5. 即使你对事情抱有希望,也要做好失望 ...[详细]
  • 打动女人心的浪漫表白情话大解密,真情流露,爱意满满

    打动女人心的浪漫表白情话大解密,真情流露,爱意满满 表白是浪漫的举动,能够让人感受到爱情的美好和温馨。想要用最动人的情话打动女人的心,下面分享一些经典表白话语。用真诚的语言表达爱意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我喜欢你,不仅因为你的外貌,更因为你独特的内在魅力 ...[详细]
  • 女友说分手还能挽回吗?情感专家告诉你挽回的几率有多少

    女友说分手还能挽回吗?情感专家告诉你挽回的几率有多少 女友提出分手,男人们通常会怎么做呢?他们会向身边好友寻求帮助,得到一些所谓“过来人”的建议,对女友进行消息轰炸以表明自己的复合决心,做很多浪漫的事来打动女友,期待挽回这段感情。而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 ...[详细]
  • 大学毕业了严重叛逆怎么办,大学毕业后如何应对叛逆心理

    大学毕业了严重叛逆怎么办,大学毕业后如何应对叛逆心理 导读大学毕业后,许多人会面临一种强烈的叛逆心理,这种心理常常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社会期望的抵触。毕业生们在校园中度过了数年的时光,习惯了相对自由的生活,突然进入社会,面对各种压力和责任,难免会感到 ...[详细]
热点阅读